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

那些年倫敦跨年遇到的事


2010年,跟幾個學長姊到倫敦跨年,我想這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跨年經驗了。

如果要用最簡短詞來記錄的話,分別是「漫長的無聊等待」、「遇見用UGG喝咖啡的女孩」、「脖子酸的絢爛」、「碎酒瓶與酒鬼」與「摸屁股的傻蛋」。


先講漫長的無聊等待


由於有學長姊的前車之鑑,所以一定要早早到場排隊,以免沒位置。所以2010年12月31日,下午4點鐘,我帶著我現在太太,跟幾個同學與學長姊,約在泰晤士河畔,正對著倫敦眼位置,準備等待跨年,倒數8小時。



這8小時是沒有演唱會可以看得,頂多就是播放BBC的廣播音樂。而且沒有便利商店,這8個小時我們只能帶著自己的零食與冷的三明治,蜷縮在泰晤士河畔,然後一起看著人潮越擠越多,天越來越黑,溫度越來越低,零食越來越少,膀胱越來越脹。



遇見用UGG喝咖啡的英國女孩


2010跨年,我跟我老婆遇見了一個這輩子不會忘記的英國女生,一位用UGG喝咖啡的女生。



那天好不容易撐過7個小時半,這時候卻開始出現許多人插隊的人,當時我們約有6~7個人,在泰晤士河前第一排圍了一個小圈圈,但是隨著人越來越多,我們的空間越來越擠,甚至有一位穿著時髦牛仔褲,搭配UGG年輕的英國女生,突然擠到我們前面,我們告訴她小姐,這是我們的位置時,她還怪我們空間太大。

當時實在太氣憤了,我們一行人都站起來跟她理論,當時很後悔自己英文不夠好,吵架都吵不贏人家,當下應該要罵台語的,比較夠力,反正聽不懂沒關係,總之氣勢不能輸。


還好學長去年有類似被欺負的經驗,偷偷把拿鐵倒進那個英國女孩的UGG裏頭,算是報了一箭之仇。反正從此之後我對英國女生的印象就是用UGG喝咖啡的女孩。


脖子酸的絢爛


就在一陣混亂跟UGG女孩的攪局之後,終於倒數了。看到投射燈將60秒倒數的數字投射到大樓上,大家開始扯開喉嚨倒數,也連倒數都走音也顧不了這麼多了。

當秒數為零的時候,大笨鐘敲響2011年的第一道鐘聲,伴隨大量的煙火同時爆發,有來自倫敦眼的、泰晤士河上的七彩煙火相互輝印,搭配著流行音樂的節奏噴發,應該有超過20分鐘之久,看得脖子都酸了,但卻也是我看過最精彩的一場煙火之一,8個小時的等待很值得。


碎酒瓶與酒鬼

在倫敦跨年,一定會看到滿地的碎酒瓶跟滿臉是血的酒鬼,如果沒有看到,就算是沒去過倫敦。

更正確的說,很多人還沒跨年就喝掛了,然後很多小屁孩會開始砸酒瓶,或是很多醉漢喝醉摔得東倒西歪,基本上當天很多警力根本來是用來照顧那些路倒的醉漢的。

摸屁股的傻蛋

倒數過後的倫敦,應該是我覺得最恐怖的都市。除了提到滿地碎酒瓶外,還會有很多偷摸女生屁股的傻蛋,為什麼說是傻蛋呢? 因為它們不是真的變態,而是貪玩的小屁孩,趁人多壅擠時,偷摸一把屁股就逃開,根本追不到。


我與太太就在緊張、寒冷、興奮等混亂的情緒中度過難忘的跨年夜,永難忘懷那位UGG女孩,我們這輩子應該也不會再想去倫敦跨年了。




Daniel


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

Boxing day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telegraph.co.uk/finance/newsbysector/retailandconsumer/8977986/Shoppers-hunt-for-bargains-at-Boxing-Day-sales.html

1226日,在英國俗稱Boxing day,指得是聖誕節後各商家大打折扣的日子,衣服出清30%~80%不等的折扣,等於2~7折的價錢就可以買到,甚至更低。

在英國經歷過兩次,分別是2010&2011年,第一年沒有經驗,到商場時早已人滿為患,好東西都被挑走了或是適合的尺寸都沒了,當年是運氣好,才能跟太太在倫敦牛津街的ZARA找到僅存一件XS的大衣。

想要在Boxing day買到好東西有幾個方法。

在聖誕節前看好商品,Boxing day提早到喜歡的商家去排隊。風險是,喜歡的商品很可能很快就被掃光,或是尺寸都沒了。

2011年聖誕節前系,在一家Kent 郡的Bluewater 購物中心逛到ZARA有件大衣我非常喜歡,但是要價不斐,記得好像是170磅的樣子,心想要不再撐幾天等折扣再買,但當時我的論文就是研究快速時尚,深知ZARA產品都是限量的,而且到了Boxing day 可能也搶不到,所以當下決定原價購買。

果真,到了Boxing day,我要的尺寸都沒了,很慶幸當初做出正確決定,這件大衣依舊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件大衣。

另一個購買便宜商品的方式就是網路。除了實體通路外,很多網路通路也會大大折扣,像是ASOS就是。

2010年聖誕節,我們跟幾個同學還有學長姐就窩在廚房餐桌,把ASOS網頁開好,邊聊天邊等待00:00 點一到就下標。

風險是可能有好幾百人甚至上千人都在鎖定同樣的商品,尺寸數量可能更快就沒了。果不期然很多商品幾乎都銷售一空,殘念了。

不只Boxing day,英國經常有折扣季,像是Easter、夏季、聖誕或是跨年前後,真的可以撿到許多便宜貨,像是Diesel 牛仔褲就是我鎖定的目標,只用60磅就買到了,大約台幣3000元。

記得當時在萊斯特一家叫Highcross的購物中心買了一條70磅的Diesel牛仔褲,過幾天居然特價到60磅。我記得後來是我又買了那件60磅的褲子,然後把70磅的退回去。跟台灣動輒7、8千比起來真的很划算。

Boxing day,說穿了就是商人的出清機會,很多人為了貪便宜買到不喜歡或是品質不夠好的東西,真的很浪費,Boxing day 不只要準備好信用卡,最好還要帶上理智。



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難忘的 Swift Code

圖片來源: http://www.rgcarter-construction.co.uk/case-studies/llyods-tsb-corporate-re-branding/

2012年初,我準備要回台灣,打算把打工的錢匯回台灣,當時不知道原來國際匯款需要一個銀行國際代碼Swift Code。

當時存了3000磅的我,興沖沖把錢存到當時開戶的銀行Lloydes TSB,準備要匯款時,行員問我要我台灣銀行的Swift Code,我急忙打電話回台灣,客服人員告訴我,中國信託沒有Swift code,我一再向英國行員解釋,台灣客服告訴我不需要也沒有那種東西,但是行員堅定的告訴我一定有,如果堅持要匯,我的錢可能會不見。

我當下氣壞了,馬上把錢領出,然後拜託公司帶我去中國城的地下匯兌中心匯款,還花了80磅手續費,但是至少錢是安全的。

回想當時的氣極敗壞,是因為這3000磅可是我辛苦打工存的,而且其中部分還是當初家人借我的款項,行員卻讓我感覺不負責任的雙手一攤。

現在想想,卻又有點好笑,因為出過國的同學都知道,出門在外千萬要靠自己,不能單方面相信一個人,就算別人給了否定的答案,也要多方求證。這點屢試不爽。

但我卻在當下忘得一乾二淨,我只相信客服,卻忘了自己可以google找資料,讓我差點在英國銀行上演吵架的鬧劇,壞了台灣人的名聲。

2年後,工作的關係,又再次遇到Swift code的需求,還好曾經經歷過那段Swift code 的笑話,讓我更能從容面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