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力這件事情,說真的個人覺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畢竟跟英國人交談時,還是會有點吃力,所以不敢說可以告訴大家有多厲害,但是至少可以幫助大家從30分到達60分。
根據在英國朋友待過的台灣朋友告訴我,大概要在外國待三年,聽力才能進階到溝通無礙的地步,對於我們想把英文學好或是準備考試,但是又無法在國外待三年的人怎麼辦呢? 那就是把環境帶台灣來。
廣播就是最好的東西,如果你到美國念書就是ICRT,到英國就是 BBC,由於我是去英國念書,所以我給予的建議都是已經英國為主。
建議可以先從6 minutes
English http://www.bbc.co.uk/worldservice/learningenglish/general/sixminute/
著手,長約6分鐘的廣播,通常由兩位主持人,討論一個議題,並且由一個問題開場,例如,下列哪個是全球最大的大學,三選一,之後主持人會開始談論有關大學的議題,有些單字都會比較簡單,甚至會用英文去解釋,中間會穿插英國人的訪問。
這裡學英文有好處,第一: 他有文字檔可以下載,第一遍完全都聽不懂沒有關係,聽10遍也不懂也沒關係,這時候千萬不要灰心,因為沒有人天生就懂外國語言,聽不懂是正常的,如果你稍微可以聽得懂,恭喜你,你的起跑點比我前面。
我剛開始是完全聽不懂,但是聽還是要聽,聽完之後,再看文章邊看邊聽,之後不看文章再聽一遍,這時候可以跟著念。
問: 如果不懂單字,怎麼辦?
答: 就照念,管他什麼意思!
這個網站的內容比制式的錄音帶或是雜誌的光碟來的生活化,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學習“語調”,台灣人剛開始練習英文是,會很在意發音,怕念錯,希望每個音節都能念清楚,尤其第一個個特別的重,例如Tomorrow 的to會特別重,常會聽成“吐”“媽”“row”,但是通常to的音是很快速帶過,用to的嘴型發morrow的音,所以“吐”的音就會比較輕。
用注音解釋或許會比較清楚,假設“現在”,注音是ㄒㄧㄢˋ ㄗㄞˋ,其實是用ㄒ的嘴型,去發一ㄢˋ的音,所以重音會放在母音的一ㄢˋ的位置; 在也是同樣道理。
聽廣播時,就會發現對話中許多字的第一個音,會被連音吃掉,例如: close your eye(可瞜絲ur 愛死) 真正聽到外國人在說的時候,會聽成(可瞜絲ur rice) ,這是因為your eye 的 r 跟eye 的i音接在一起了成了ri音。 (這一點是一位倫敦大學的語言講師溫教授所告訴我的) 知道這一點,對於聽力很有幫助。
耳機掛一邊 邊聽還要邊唸
建議聽的時候,可以只用一隻耳機聽,邊跟著唸,這樣另一隻耳朵才聽到你自己發出來的音正不正確,慢慢修正,聽了一遍、嘴巴念一遍、耳朵在聽到自己念的又一遍,這樣可以加速你對英文聽力的進步,更間接鍛鍊到口說,讓口語越來越標準。
而且現在手機很方便,可以下載到手機裡,iphone還可以直接訂閱Podast,完全免費。我當初在練習聽力時,是買才200多塊的MP3,跑步時邊跑邊聽邊唸,而且我會在睡覺時開BBC world service,這裡什麼樣類型的內容都可以聽到,例如新聞、運動或是音樂等,新聞主播字正腔圓,很清楚,但是用字不見得都懂; 播報足球時則是超級英國腔外加大破音吶喊進球,雖然聽不懂,但也很過癮,我都是半夜起來關電腦,至於有沒有效,我個人覺得多聽還是有幫助低。
另外建議大家可以利用TEDhttp://www.ted.com/練習聽力,這是邀請各界名人進行約18分鐘以內的演講,內容廣泛多元,從科技到生活,從歷史到人文,而且可以開啟字幕,這裡可以聽到不同腔調,也可吸收新知,我在英國上語言課時,學校還用這裡的影片當作聽力的考題。
出國念書腔調百百種
基本上,出國念書才發現,英文不只是英國腔跟美國腔,我班上就有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英國、中國、拉脫維亞、義大利、泰國、越南…等腔調,其實一開始都會聽不懂,但是久而就知就會習慣,所謂的聽力,不外乎就是聽久了,就能知道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,很多東西是課本上學不到的,但是練聽力的目的就是希望出國念書,加強溝通。
老話一句,多聽多念準沒錯。
本倫再次強調,我英文不是很強,只是希望透過自己曾經英文爛到底的經驗,幫助對英文失去信心的朋友,找回一點面對英文的勇氣。